1_副本.gif
十堰文明网首页 > 新闻头条 今天是:
 
十堰:为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凝聚奋进力量
发表时间:2024-03-13 来源: 十堰文明网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正式提出的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一切伟大实践,都需要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引。

  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为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强化理论武装 夯实思想基础

  “新的时代新使命,共产党人勇担承,拓展祖国现代化,推进中华大复兴……”2月11日下午,竹溪县2024年迎新春惠民演出系列活动在该县公园广场拉开帷幕,音乐快板《二十大精神引航程》等节目,引得观众阵阵掌声。

  欲事立,须是心立。

  市委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长期首要政治任务,坚持“思想引领、学习在先”,带头深学细悟笃行,构建完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第一议题”机制,实现全市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巡听旁听全覆盖。带动各级党组织以理论大学习、思想大武装推进事业大发展,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筑牢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

  我市充分发挥“两团多队”作用,深入开展“十讲十进”和“五路大军进基层宣讲行动”,培育了“巾帼红理论宣传志愿服务”、“思政4S青年讲师团”、“理响竹山”微宣讲等品牌项目,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讲清楚、讲明白、讲到位,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让党的创新理论家喻户晓、入脑入心。

  用好用活“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建成全省首个“学习强国”数字文化广场;竹溪县打造26路“红色公交专线”,让公交车厢成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微课堂”;驻村干部、下沉党员等积极开展宣讲活动,用充满“烟火气”“泥土味”的语言将党的创新理论送进寻常百姓家;市县新闻媒体以图文消息、线上直播、互动答题等形式,开展宣传宣讲……

  坚持守土尽责,全面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从顶层设计、督查落实、问责追责等方面拧紧“发条”,确保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持续深化“扫黄打非”,连续三年荣获全国“扫黄打非”先进集体称号。持续开展网络生态治理系列专项行动,网络空间日益清朗。

  壮大主流舆论 汇聚奋进力量

  2023年12月6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湖北十堰:全域治水护水守好一库碧水》,推介十堰全域治水护水经验。2023年11月6日,南方周末刊发《双城记:“大山里的深圳”和“大海边的十堰”》,当天文章阅读量超10万次。

  近年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以饱满的热情记录十堰儿女栉风沐雨、勇毅前行的奋进足迹,以鲜活的笔触讲述秦巴大地日新月异、令人振奋的巨大变化,一大批精品力作充分展示出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的“十堰探索”。

  聚焦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文化思想、绿色低碳发展等主题,组织市、县媒体开设专题专栏超200个,集纳宣传报道过万条。

  建立完善全市外宣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新闻发布和对外宣传工作稳居全省第一方阵。承办“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湖北的实践”专题对外宣介会。牵头组织北京民间环保志愿服务组织来堰开展“南水北调水源地之行”调研交流活动,受到省委书记王蒙徽批示肯定。

  进一步深化与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上级媒体的合作,2023年在省级以上媒体发稿超过2.5万篇(条),同比增长32.7%。深入推进城市形象一体化宣传,打造7条各具特色的“外宣采访线”。拍摄南水北调、武当山高品质电视纪录片,立体展示十堰“山水车城宜居十堰”城市新IP。

  举办首届“十堰新闻奖”评选,评出获奖作品100余件。十堰日报社参与制作的“百年奋斗路·百城访初心”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媒体报道获评2022年中国新闻奖重大主题报道二等奖,湖北新闻奖获奖数量始终保持全省前列。

  实现县级融媒体中心全覆盖,构建媒体融合发展全新格局。围绕绿色低碳发展、优化营商环境、能力作风建设等市委中心工作和首届中国商用车论坛、中国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交易会等大型活动,推出一系列高质量的宣传报道,汇聚了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强大力量。

  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六创”活动深化开展,“五强”行动全面启动。成立市网络媒体协会,举办网络大 V十堰行2023年采风活动,抖音话题播放量达559.9万次,微博话题浏览量达2541.9万人次,市委网信办获评全省“网络内容建设优秀集体”称号。网络名人培育工作经验得到中央网信办肯定,“武当杰克工作室”入选2023年度湖北省正能量网络大 V工作室建设项目。

  坚定文化自信赓续历史文脉

  文者,贯道之器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2022年,在郧阳区学堂梁子遗址发现的“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迄今是欧亚内陆发现的同时代最为完整的直立人头骨化石,距今约100万年。“中国湖北发现100万年前郧县人头骨化石”入选2022年度国际十大考古新闻。

  立足十堰文化资源优势,我市着力推动文化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作推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群众喜爱的精品力作。郧剧《黄连花开》、山二黄《山茶花》、歌曲《一江深情》《故乡的水》《有一条江叫海》等先后荣获屈原文艺奖,文联主办的《武当风》文学刊物获第八届湖北文学奖,豫剧《王家女婿》获湖北省楚天文华奖,大型民族歌剧《汉水丹心》成功在汉首演,反响十分强烈。

  深入推进“历史名人活化工程”和“历史文化活化工程”,评选首批十堰历史名人10人、历史文化6种,举办“双活化工程”文化产业创业项目大赛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拓宽文化资源转化渠道。

  创新举办十堰市原创歌曲征集大赛,面向全国广泛征集弘扬十堰优秀文化、包含十堰内涵元素、彰显城市精神气质、讲述城市动人故事的优质原创音乐作品281首,以音乐的形式,歌唱美好生活,讲好十堰故事,展示城市形象。

  一系列优质精神文化产品把十堰文化的历史纵深感、文化厚重感和鲜活时代感充分展现出来,大大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与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同步,十堰文化产业蒸蒸日上。建成十堰奥体中心、十堰市传媒中心等重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学堂梁子考古遗址公园、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郧西段)、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湖北段)、中国汽车博物馆、十堰大剧院等一批重点文旅项目加快建设。据初步统计,2023年,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达275家,比2022年净增45家,规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以上,均居全省前列。

  日趋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活动,让人民群众在“文化盛宴”中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举办世界武当太极大会,33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余名运动员及600余名专家学者、武术协会代表组织汇聚武当。参加2023世界大健康博览会、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第二届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扩大十堰影响力。

  2023年,组织开展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系列文化惠民活动1560场,放映农村公益电影21567场,惠及群众490余万人次,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文以载道、成风化人。十堰的文化优势还集中体现在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高质量发展上,全省县(市、区)域文明指数测评综合成绩连续三年名列前茅。省委宣传部在竹山县召开“十星级”文明创建赋能乡村振兴研讨交流会,文明城市创建“十堰路径”、郧阳区“流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工作经验得到中央文明办肯定推介,竹溪“家规家训助力基层治理”入选国家乡村振兴局“四个一批”典型案例。持续拓展“好人之城”品牌建设,2023年评选十堰好人70人(组),何明兰等2人上榜湖北好人、甘啟良等4人上榜中国好人。评选十堰市第九届道德模范12人(组),提名奖10名。周贤芝、王金学当选第九届湖北省道德模范,陆龙武当选2022“荆楚楷模”年度提名人物。截至目前,我市共产生全国道德模范1名、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名,湖北省道德模范8名,十堰市道德模范97名(组)、十堰市道德模范提名奖91名(组)。上榜中国好人53名、湖北好人59名、荆楚楷模65名、十堰好人720名。

  服务“一库碧水永续北送”重大使命,成立“碧水守护”京堰节水爱水护水志愿者联盟和“保一泓清水永续北送”京堰环保志愿联盟,拓展文明实践新内涵。

  举办十堰市第七届运动会,设置7个组别56个大项,共产生金牌659枚,参赛人数突破5万人次。

  知所从来方明所往,使命在肩再谱新篇。站在新的起点上,十堰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始终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奋力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十堰日报记者 段吉雄)

 

[责任编辑:方元]
关键词:绿色低碳

主管:中共十堰市委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主办:中共十堰市委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协办:秦楚网

十堰文明网编辑部 投稿邮箱:hbsywmwyx@163.com

QQ群:257551463  十堰好人线索推荐邮箱:sy_haore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