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副本.gif
十堰文明网首页 > 新闻头条 今天是:
 
十堰:一座绿色生态宜居之城
发表时间:2024-01-30 来源: 十堰文明网  

从空中俯览郧阳区,前拥澄澄绿水,后倚连绵青山。通讯员 姬廷顺 摄

  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行走十堰各处,满眼都是绿水青山。这里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盛世美颜”,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十堰牢记嘱托,守护一库碧水,筑牢生态屏障,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用实际行动唱响绿色低碳发展的“汉江之歌”。

  一库碧水,书写绿色生态答卷

  一库碧水是十堰的资源禀赋,保水护水是十堰天大的事。

  十堰拥有河流2489条,每一滴水最终都将汇入丹江口水库。十堰境内的水域面积占丹江口库区水域总面积的60%,在十堰境内的库岸线占总长的76.4%。

  河流众多,库区面积大、风险点位多、管控岸线长。为了“不让一滴污水流入库区”,十堰不计代价,坚持不懈保生态、护水质,推动环境质量稳定向好。

  郧阳区城关镇污水处理厂改扩建项目地上花团锦簇,地下设施深埋,项目建成后将是十堰市乃至丹江口库区上游地区第一座地下大型污水处理厂,同时是南水北调中线最先进的污水处理厂。“项目采用国内最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污水处理效果可达到新生水标准。”市环境科学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全市建成119座城镇污水处理厂、1967座农村微动力无动力污水处理设施、2570公里污水管网。在世界上通行的30种污水处理方法中,十堰实施了其中26种,被誉为“全国污水处理技术富集地”。

  统筹治理174条支沟,疏通“毛细血管”。成立十堰生态环境集团公司,推进厂网一体化工作,形成全市“一张网”。河湖长制工作获国务院激励,“五河”治理成为全国城市内河治理典范。

  整合力量,组建生态环境警察支队、水质联合巡护队,开展专项巡查,提高风险处置能力。组建京堰节水爱水护水志愿服务联盟,推动北京和十堰共同当好“守井人”。成立“小水滴”等守水护水志愿服务组织,常态化开展守水护水志愿服务。

  搭建平台,建成丹江口库区水质安全保障指挥中心,8个智慧监管系统全天候运转,“天罗地网”多维度实时在线监控。

  治水必先治山。管住斧头、守住山头、护好源头,全市水土保持率达82.7%,森林覆盖率达73.8%,林地面积全省第一。

  多年监测数据显示,丹江口水库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标准及以上,累计向北方调水超610亿立方米,获评国家首批“中国好水”水源地。

  流域共治,铺展“只此青绿”画卷

  在监测的109项指标中,丹江口水库有106项常年是国家Ⅰ类标准,仅有总磷、总氮、高锰酸盐三项指标未达到Ⅰ类标准。

  水的问题,根子在岸上。

  茅塔河小流域是全省小流域综合治理5个试点之一。茅塔河流入的泗河,是丹江口水库的重要水源。如何实现“氮尽磷绝”?我市开出“生态脱氮沟”这个治疗秘方。目前,茅塔河流域已建成脱氮沟11条,总长1168米,脱氮率在75%以上,有的可以达到90%。

  推动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全达标。以16条支沟治理为重点,对264公里雨污管网、23家企业、26个排污口进行全面排查,健全“沟、岸、户”治理体系。采取政府筹资、村民投工投劳方式,启动28处10户以上集中居住区微动力无动力污水处理设施、40公里配套管网建设。

  在流域范围内设置7个水质监测自动站,每4个小时就会自动上传一次数据。一旦发现哪个点位的水质情况有波动,就会马上启动预警系统。

  农村垃圾回收处理方面,初步建立起“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清运处理链。推动以气代“薪”,实行分布式燃气入户,转变村民生活方式。

  按照“一村一品”“多村一特”,整合耕地、林地、闲置房屋等乡土资源,11个村成立乡村运营公司,形成利益共同体,带动农户在家门口创业就业。

  茅塔河小流域综合治理过程中,积极探索面源污染治理、污水垃圾处理、乡村治理等,形成农村污水治理“五统一”模式、生态脱氮沟让“肥水变瘦”、以气代“薪”转变生活方式、支沟治理“沟岸户同治”、乡村运营盘活“三资”收益“三金”等5项经验做法,入选全省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指引方案。

  “小河清”才能“大河净”。一条山沟就是一个小流域,就是一个小的生态系统,是汇成丹江口水库这条“大动脉”的“毛细血管”。

  流域共治,美景共享。十堰明确以流域综合治理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今年将在茅塔河小流域综合治理省级试点基础上,在其余8个县(市、区)各选择一个市级试点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聚焦水的源头、污染的源头,因地制宜、因河施策,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努力实现山青、水净、村美、民富有机统一,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小流域治理十堰经验。

  产业向“绿”,绘就美好发展蓝图

  如何牢牢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是十堰面临的首要命题。十堰以“绿”起笔,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用生态环境提升发展优势,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生态先行,点绿成金。围绕打造“山水车城、宜居十堰”,突破性发展“一主四优多支撑”现代产业体系,系统推动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十堰成功入选全国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

  “这里有全球最快的瓶装水生产线,每小时可生产8.1万瓶。”农夫山泉湖北丹江口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已建成21条生产线,年产能达530万吨。

  以水为媒,十堰饮料产业集群迅速形成。竹溪县丹霞山芙丝(湖北)饮品有限公司每天生产高端矿泉水近40万瓶。房县黄酒全产业链产销值去年突破30亿元。燕京啤酒、北冰洋汽水、华润怡宝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相继入驻。全市绿色食品饮料综合产值预计到2025年将突破1000亿元。

  形成以现代汽车、装备制造为主的绿色制造工业。乘用车从小到大、商用车迈向中高端、新能源车快速成长,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省30%、出口占80%。建成国家级产业集群3个,省级产业集群7个,十堰智能装备产业入选全省首批战略性新型产业集群。远景动力一期投产并纳入全省新型储能电站示范,昊朔二期投产,万润系磷酸铁锂产量居全国第2。建成5G全链接工厂11个,数量居全省第2。房县鑫资集团线路板综合处理、小家电拆解资源利用能力居全国第1,再生铝产能(20万吨)位列全国第一梯队。

  形成以武当山和丹江口水库为主的全域生态旅游业。汉江休闲观光带、城郊生态游憩带、竹房绿色度假带、大武当健康养生区等基本建成。

  形成以秦巴山区特色农业产品为主的现代农业。打造武当道茶、丹江口翘嘴鲌、房县黑木耳、竹山绿松石等26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首单取水权交易在中国水权交易所落地,发放碳林贷6.1亿元,绿色贷款余额达486.9亿元,建成绿色工厂9家、环保标杆型企业13家。

  城市空间不断优化,中央商务活力区、车城路片区加快更新,武当新区正谋划建设,攥指成拳做好“山、水、城”协调发展文章。

  蓝天碧水绿满城,移步换景皆成画。美丽十堰生机盎然、万物并秀,绿色低碳发展奏响和谐乐章。(十堰日报记者 闵波)

[责任编辑:方元]
关键词:

主管:中共十堰市委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主办:中共十堰市委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协办:秦楚网

十堰文明网编辑部 投稿邮箱:hbsywmwyx@163.com

QQ群:257551463  十堰好人线索推荐邮箱:sy_haore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