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230128638068429433 (1).gif
十堰文明网首页 > 文明要闻 今天是:
 
郧西县:构建“绿色低碳先行区 全域旅游示范县”
发表时间:2023-03-22 来源: 十堰文明网  

郧西县全景。

  汉水汤汤、风生水起,赋予郧西县这座浪漫之城灵动之美;汉水汩汩、奔腾不息,见证郧西人扛牢“守井人”职责的担当之美。郧西县位于丹江口库区西北,是汉水入鄂第一县,水情是全县最大的县情。近年来,为守护好汉水入库的“第一道防线”,该县坚决扛牢确保“一库碧水永续北送”政治责任,紧紧围绕“一江两河”发展战略和“一主一副三支撑”区域发展布局,坚决做好治水、护水、兴水三篇大文章,为郧西构建“绿色低碳先行区、全域旅游示范县”提供持续稳定的水安全、水保障和水支撑。一条条河流愈发清澈,一处处湖泊澄净美好,一批批重大水利工程加速推进,一项项水源工程惠农惠民……如今,一幅幅“河湖安澜、水清岸绿、人和景美”的生态画卷在这里铺展开来。

五龙河。

  守水担责

  河湖监管共护绿水长流

  初春时节,行至上津镇古城外的金钱河,但见河水碧波如镜,游人如织,如在画中游。“河水流到哪里,河长就管到哪里。”该镇河长说。

  经介绍,流经上津镇境内的河流共有金钱河、伍峪河、泗峪河、涧河四条,总长60.6千米。为了有效保障河流清洁和水上安全,该镇把河长制作为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将保护水环境、清理河道两岸乱堆乱占、河道日常保洁、治理黑臭水体作为日常工作常抓不懈,绘就“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古镇河湖新景图。

  放眼全域,郧西境内有大小河流1557条,河流总长1767.19公里。为切实维护好、保护好水资源,郧西县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在全面梳理县域水系治理实际的基础上,紧盯重点领域,推动河长制向纵深落实,确保辖内河流水体常抓长治、常护长清。

仙河。

  担起“守井人”之责,不断健全责任机制。继成立领导小组、制订实施方案之后,该县明确了对辖内27条县级河流、105座水库、521处小微水体全面加强监管的任务,并持续深入探索河湖长制工作标准化建设。目前,全县共有县级河湖长27人,全年巡河累计达279次;河湖长制联系部门27个,全年巡河累计达238次;村级河湖长共286名,全年巡河累计达13928次。

  实行“一号”工程,有效遏制河湖乱象。围绕“守好一库碧水”专项行动“一号工程”,县委县政府牵头部署,形成半月一通报半月一会商制度,制定整改措施“行动指南”;常态化开展河库“四乱”整治行动,建立“四乱”问题台账,全年累计整改消除问题共12个。推进长江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行动,编制印发整治方案,投资730万元,新建污水管网7.5公里;此外,还全面完成国家生态环境部交办的45个入河排污口分类、溯源、命名、编码和竖牌工作,推动长江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呵护河湖之美,汇聚流域之力。2022年,该县还进一步深化与陕西省白河县、旬阳市、山阳县以及我市郧阳区的合作交流,完善汉江流域(郧西段)省际协商合作机制和汉江、天河、金钱河等跨境河流河长制联动机制,推动水环境协同监管,提升区域共治能力。率先探索建立健全“河湖长+护河员”“河湖长+民间河长”“河湖长+河湖警长”“河湖长+检察长”等机制,形成上下联动、县乡同责、清水共护的浓厚氛围。

  实干为先,河湖见证。去年,郧西县县域内汉江支流水质监测结果出炉,两大地表水系的水质监测断面稳定达标,出境断面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以上。全县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守井人”使命担当,交出一份优秀答卷。

天河。

  治水尽责

  未雨绸缪共享碧水安澜

  郧西县地处秦岭东段,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处于县域末端的夹河镇、羊尾镇依山傍水、地势较低,长年饱受汛期内涝地质灾害影响。

  去年10月3日至7日,受强冷空气影响,十堰市出现持续强降雨天气。夹河镇、羊尾镇等再度面临险情,县水利部门负责人组织全局上下迅速集结、提前部署、行动在前,通过一线指挥、有序调度、安全转移,及时协调水库有序溢洪,最终帮助群众安全度险,打赢了一场12400立方米/秒洪峰过境的防洪“硬仗”。

龙潭河。

  从“逢大雨必内涝”到安然度险的转变,郧西县水利人克难攻坚、有效治理的付出功不可没。党的十九大以来,为全面根治水患,全县积极向上争取,补短板、强弱项,大力实施汉江流域防洪与生态治理工程。期间,大力实施中小河流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通过对景阳镇大兰河、店子镇大坝河、仙河湖北口段、上津镇伍峪河等河流进行治理,搭建山洪灾害自动监测站点、县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平台等一系列有力举措,不仅将两镇的防洪能力大大提高,还变“水患”为“水利”,实现防洪保安能力与经济发展保障能力双提升。

  为了一江碧水永续北上,为了守护郧西安澜,郧西县水利部门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切实承担起“治水兴邦、兴水惠民”的使命责任,压紧压实防汛工作责任,逐级明确防汛任务,实现防汛减灾责任落实全覆盖,不断筑牢防御灾害的“钢铁长城”。

  全域谋划,行动在前。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领导带班、值班制度,实行局系统全员值班,实时监测雨情、水情、工情,及时会商、及时研判,做到科学预报、及时发布,确保指令信息及时上传下达,筑牢水旱灾害防御底线。全面落实全县105座水库“四种”责任人,修编完善水库防汛预案、调度预案,补足技术支撑短板。主动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按照“汛期不过、排查不止、整改不停”原则,全域开展防汛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重点做好十巫高速、西十高铁等重大建设项目开展汛前系统检查排查等工作。

  科学预判,全面保障。落实预警“叫应”机制,抓实66处山洪灾害自动监测站点、县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巩固和运行维护。加强实战演练,未雨绸缪做好秋汛和汉江过境洪水防御准备,有效杜绝人员伤亡。积极研判全年气候形势的复杂性、特殊性,密切关注辖区水库、塘堰、河流水情动态,严防旱涝急转,因地制宜做好防汛抗旱两手准备,做到有汛防汛、有旱抗旱,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防洪安全和生产生活用水安全。

  水兴则民兴,水安则民安。一项项扎实的举措,一次次无畏的较量,带来的不仅是流域的碧水安澜,更是全域百姓实实在在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坎子山云海。

  兴水履责

  项目利民共筑千秋大计

  水利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今春伊始,郧西县水利人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快水利项目建设步伐,掀起新一轮水利项目建设热潮,共计27个民生水利工程项目全部开工建设。

  这其中位于郧西县观音镇天河与汉江交汇处的天河口湿地农旅一体化项目正加紧建设中,计划今年10月份主体工程全部完工,该项目将是天河流域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核心板块;与此同时,天河下游的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同步实施,该项目主要对土门、香口、城关镇25公里的河道实施综合治理,进一步提升水体生态环境,保护农田基本生态安全和群众住房安全。“按照计划27个水利项目总投资达7亿元,今年计划完成4.7亿元。”该局负责人介绍。

  水利项目建设加快是郧西县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2022年,为加快水利项目建设步伐,该县坚持做到项目谋划不断档、开工建设不松劲,完成各类水利项目40余个,累计完成投资3.1亿元,项目涵盖水环境综合治理、饮水工程、移民安置、产业园配套以及生态旅游示范村建设等方面,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金钱河

  以水为媒,赋能乡村振兴。六郎、河夹、土门等3个乡镇生态渔业养殖基地正加快建设。该项目建成后受益面将覆盖全县原迁移民6000余人,年人均增收500元以上,经济效益和辐射带动效应显著,乡村振兴足音铿锵。

  以水为线,赋能全域旅游。“天河水乡·七夕画廊”“天子渡口·古塞上津”“农耕文旅·田园沙沟”“荷塘月色”……一个个生态文化旅游项目的建设,让郧西成为省内外游客的“诗与远方”,郧西“全域旅游示范县”名片越擦越亮。

  以水为引,赋能美丽家园建设。丹江口库滨带、汉江、天河、金钱河、安家河、仙河等流域治理、水系连通、水美乡村建设,王家河和安沟清洁小流域等22个流域治理及创建省级移民美丽家园示范村等项目正高位推进……该县奏响乡村振兴与共同缔造的新乐章。

  以水为笔书华章,江河安澜竞秀色。新征程上,务实担当、善作善成的郧西人将以水为笔、生态为墨,做足“水文章”,答好新时代治水、守水、兴水新答卷,绘就天蓝水清、河安湖净的生态新画卷。(十堰日报记者 刘俊 通讯员 王强)

  

[责任编辑:何毅]
关键词:绿色低碳发展

主管:中共十堰市委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主办:中共十堰市委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协办:秦楚网

十堰文明网编辑部 投稿邮箱:hbsywmwyx@163.com

QQ群:257551463  十堰好人线索推荐邮箱:sy_haore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