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da(1).gif
十堰文明网首页 > 文明要闻 今天是:
 
2020风雨兼程 车城十堰温暖瞬间留给我们太多感动
发表时间:2021-01-14 来源: 十堰文明网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疫情来势汹汹,湖北十堰打了一场漂亮的疫情防控阻击战;这是使命压肩的一年,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十堰交了一份精彩的答卷。十堰儿女迎着一道道风雨,突破一重重困境,留下一个个感人瞬间。回望过去的一年,是什么力量,让我们感动?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回望2020年那些给我们带来温暖和感动的人和事,从中汲取力量,笃定地走向2021年的昼与夜。

  

    太和医院院长罗杰

  总书记点赞十堰抗疫故事

  2020年5月22日,全国人大代表、湖北医药学院副院长、太和医院院长罗杰第一个亮相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代表通道”发言,他讲述了“多名医护人员连续奋战47天挽救一位87岁新冠肺炎患者生命”的感人故事。

  该患者起初在我市第一定点救治医院治疗,因有慢阻肺、冠心病、房颤等多种基础疾病,入院后病情急转直下,多次处在生死边缘。但在医护人员精心治疗下,他的病情有所好转。后因病情变化,转入太和医院治疗。为全力挽救患者,医院配备了一个治疗专班,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救治。经过47天有效治疗,患者出院了。

  当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点赞一则湖北好故事,说:“今天上午,代表通道上一位来自湖北的全国人大代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话,让我印象深刻。这位代表对记者说,湖北救治的80岁以上新冠肺炎患者有3000多人,其中一位87岁的老人,身边十来个医护人员精心呵护几十天,终于挽救了老人的生命。什么叫人民至上?这么多人围着一个病人转,这真正体现了不惜一切代价。”

  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代表就是罗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罗杰临危受命,担任十堰市救治专家组组长,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他科学研判疫情,积极部署,细化具体措施,同时多次带队赴县市区指导发热门诊“三区两通道”设置及发热门诊工作流程。他每天组织对新冠肺炎患者进行会诊,加强疑难、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治疗,有效提高了十堰地区新冠肺炎患者治愈率,创下病患治愈率全省市州最高和患者病亡率全省市州最低的成绩。

  

   3月21日,世纪百强雅图酒店门口,自发赶来的市民举牌欢送广西医疗队。图/记者 张建波

  最高礼遇全城欢送广西英雄

  2020年2月1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对口支援十堰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工作医疗队千里驰援,紧急投入我市疫情防控保卫战、阻击战。

  广西援堰医疗队的到来给了十堰人民一剂最强力的“镇定剂”。“你我本无缘,但你毫不犹豫的奔赴和帮助让我湿了眼眶。”市民王女士在新闻报道后留言点赞。

  他们也是普通人,他们也是父亲、母亲、儿子、女儿,但他们却“舍小家为大家”无怨无悔,这份为之动容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

  经过一个多月的奋战,广西支援十堰医疗队,圆满完成阶段性工作任务,除20名疾控人员继续留守外,其余112人要踏上返乡的归程。3月20日下午,十堰市委、市政府在世纪百强雅阁酒店为这些广西英雄们举行了欢送仪式。为了感谢他们为十堰抗疫做出的巨大贡献,十堰市人民政府宣布广西对口支援十堰医疗队全体成员为“十堰市荣誉市民”。

  3月21日早上7时,送行车队从世纪百强雅阁酒店出发后,经北京路、发展大道、机场大道赴武当山机场。得知广西“桂”人离开十堰的消息,很多十堰市民自发在路边,以最高礼遇欢送广西的英雄们。

  6个月后,援鄂医疗代表、广西包机旅游团队相继来堰……“车城已无恙,我们要好好看看你!”他们登上武当仙山,感受道教灵气;凝望丹江口大坝,领略“水都”壮阔。

  “25万公斤柑橘只是十堰人民极小的心意,这些甜蜜相比广西援堰医疗队在抗疫期间所付出的辛苦是微不足道的。”12月5日,由十堰市委、市政府向广西抗疫医疗队派出赠送的25万公斤柑橘相继从丹江口市凉水河镇发车。两天时间,这件跨越千里的礼物抵达广西。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广西援堰医疗队是十堰市民的恩人,这份恩情十堰人民将永远铭记。

  

   江世娥担心病毒感染,蹲在路边吃饭。图/记者 杨建波

  担心病毒传染女护士蹲路边吃饭

  去年疫情防控期间,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白衣天使,一路逆行,守护着生的希望,她们的坚强身影留在了人们心中。其中,一张郧西基层医院护士江世娥为了疫情防控放弃与家人团聚蹲在路边吃饭的照片,感动全国网友,被网友称之为“是一线抗疫医护人员的缩影”。

  江世娥是郧西县店子镇卫生院的一名护士,2020年2月19日,她随救护车转运一名急症患者到县医院,途经家门口,在楼下路边和9个月大的孩子、丈夫隔着两米相聚,吃着婆婆临时煮的饺子……被路人随手拍下一张照片,发到朋友圈。这张照片经本报报道后,被新华社采发通稿《今天,一张照片刷屏了》,人民日报、央视等130余家媒体转发,感动亿万国人。深圳一女士联系市急救中心,个人匿名捐赠一台救护车,并绘制《敬仰者》肖像画。江世娥将楚天都市报联合阿里巴巴颁发的1万元“抗疫英雄奖”奖金,捐给郧西县慈善总会,用于乡镇卫生防疫。

  江世娥放弃与家人团聚,奋战在抗疫一线,是用生命和汗水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最美逆行者代表。不少网友留言说,“看到江世娥在路边吃饭的照片时,心里很难受,这就是基层医务人员的一个缩影,向她们致敬。”

  “好多人都比我们还辛苦,我做的都是分内的事。”江世娥说。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在疫情面前,这位年轻的护士是妻子,是母亲,是女儿,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医护人员,更是一名平凡的英雄。

  去年9月,江世娥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感谢组织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这份荣誉是属于所有基层医务工作者的,它同时也给我带来了很大压力,我仍然以平常心跟同事们相处,并且把这份崇高的荣誉当成动力,更加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江世娥说,新的一年,祝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我们的人民更加幸福安康。

  

  郭文萍脸上留下深深的印迹。

  人民医院护士逆行武汉抢救生命

  今年34岁的郭文萍是国家级急诊专科护士、中国首批空中医疗急救员、十堰人医急诊科副护士长。2020年1月23日,郭文萍主动请缨,与医院其他两名医护人员一起驰援武汉,来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最前线——武汉金银潭医院。

  “1月23日接到上级指令后,我没来得及和家人道别,就赶紧回家收拾行李,动身赶往武汉。”到了武汉,她才给父母发了一张照片报平安。

  去武汉金银潭医院前,郭文萍早有心理准备,但这里的工作强度与压力,仍超出她的预料。“小夜班是下午5点到次日凌晨1点,但等处理完工作,完成消毒、交班,往往到了凌晨4点多。”郭文萍说,她所在的病房多为重症患者,一个人要负责多名患者的护理工作,任务重,压力也很大。

  郭文萍介绍,穿上四层防护服后,原本简单的技术操作变得困难起来,十分耗体力。防护服很不透气,她在患者之间来回奔跑,常常感到缺氧,等脱下防护服时,身上的短袖都能拧出水来,“一连工作12个小时,等取下穿戴的防护服、口罩时,面部、耳后都是火辣辣的水疱,睡觉时都不敢将耳后落在枕头上。”尽管如此,郭文萍从来没有一句怨言,高质量地完成了抗疫任务。

  历时33天的支援,郭文萍参与救治护理危重患者80余人,成功抢救危重患者15人。护理管理经验丰富的郭文萍视病友为亲人,被患者称为“最美护士”,其感人的事迹被《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众多权威媒体报道,被授予“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国药东风赴海外抗疫医疗队凯旋。图/记者 张贞林

  国药东风出征海外 抗击疫情

  当新冠疫情在全球加速蔓延,团结合作是国际社会战胜疫情最有力武器。组建赴海外医疗队,成为国务院国资委保障央企海外员工生命安全,提升海外项目疫情防控能力的有力举措。组建第一支赴海外医疗队的任务,国资委、国药集团交给了国药东风。

  8月2日凌晨,来自国药东风总医院、国药东风茅箭医院、国药东风花果医院、国药汉江医院的14名医疗骨干,在北京经过紧张集训后,他们在医疗队队长、国药东风总医院院长助理程立的带领下,踏上了远赴中东的漫漫征途。

  从集结成队到领命出征,他们用了仅仅4天;从中国中心到中东腹地,他们辗转跨越7000公里。医疗队抵达目的地后,即刻进驻方舱医院、营地网格管理区、项目基地等场所,在动荡环境和疫情肆虐的双重考验下,62个日日夜夜里,他们开展快速抗体检测、核酸检测样本采集救治患者,护送海外员工回家,实现医护人员零感染,确诊患者零加重、零死亡,核酸阳性转阴100%的佳绩。

  10月3日,医疗队在国药集团和国机集团的缜密安排下,进入包机踏上回国的路途,随后在成都进行为期15天的隔离。10月20日,一架飞机缓缓降落在武当山机场,14名出征海外医疗队员精神饱满地走出航站楼,如潮的掌声和鲜艳的鲜花是对他们最大的礼赞。

  “安全带回每一位队员,圆满完成党和国家交付的光荣任务,我的愿望实现了!”“远赴海外,背靠祖国,我们用忠诚和坚守诠释了‘国药人’的责任和担当!”……医疗队在全力保障央企海外员工生命健康的同时,还为当地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抗疫经验,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温度”。

  周贤芝照顾瘫痪儿媳无微不至。图/记者 张启国

  中国好婆婆照顾瘫痪儿媳19年

  1989年,郧阳区杨溪铺镇云彩山村的卜昌娥和同村小伙赵延清结婚。婚后,他们先后生下两个女儿,加上公公婆婆,一家六口过着普通的农家生活。

  2001年腊月十八,赵延清带着卜昌娥到郧阳区城区帮人装修,卜昌娥扛着一根6米长的铝合金板行走在楼道里,因为触电失去四肢。

  卜昌娥出院后,赵延清外出打工赚钱,照顾卜昌娥的担子全部落在婆婆周贤芝身上。担心儿媳想不开会轻生,周贤芝几乎是寸步不离,想尽一切办法为她宽心。

  “娥子,不哭,只要有我一口吃的,就不会把你饿着。”婆婆周贤芝当着儿媳的面作出这样一个承诺,那一年,56岁的周贤芝还是满头的黑发。

  每到吃饭时间,周贤芝就端着碗蹲在卜昌娥面前一口一口地喂。接受失去双手双脚的现实,卜昌娥整整用了4年时间,周贤芝寸步不离哭着喂儿媳吃饭的日子也过了整整4年。周贤芝从未抱怨过一句,也没有放弃过。

  直到现在,周贤芝都会先盛好饭菜喂卜昌娥吃。“每次都是我吃饱了她才吃,不管她干活多累,都是这样。”卜昌娥说,丈夫赵延清也很体贴,经常提醒母亲喂饭前先尝尝饭菜的咸淡,是否烫嘴。

  为了减轻婆婆的负担,卜昌娥练习“行走”。2019年,她在爱心人士和政府部门帮助下装上假肢,经过训练,终于重新站起来自己行走了。

  “每天两次洗脸刷牙,每周洗3次头、洗1次澡,都是婆婆帮我。现在穿戴假肢,也是她帮我完成。”卜昌娥说,婆婆就像她的双手、双脚,无论寒冬酷暑,总是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她。

  周贤芝的义举,经十堰晚报、秦楚网报道,感动了无数读者和网友。2020年10月,这位被广大网友尊称为“中国好婆婆”的老人,成功入选中宣部孝老爱亲“中国好人榜”。如今,她依然坚守着当初的承诺,每日精心照顾着儿媳。

  

  陈先生及爱心人士在垃圾中找耳蜗。图/记者 徐国文

  紧急行动 全城接力找耳蜗

  如果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耳朵就是世界的大门。2岁半的孩子丢失人工耳蜗就相当于丢失了开启这个世界的钥匙。2020年5月1日,市民朱女士紧急求助本报,一家人在外游玩时,不慎将2岁半女儿的人工耳蜗丢失了,“耳蜗价值28.8万元,没有耳蜗她什么都听不到。”

  原来,当初,朱女士给孩子做手术加买耳蜗一共花费35万元,其中有30万元是贷款,目前每月都在还款。如果耳蜗无法找到,将对这个家庭产生巨大影响。

  消息发出后,瞬间在朋友圈刷屏,牵动了无数十堰人的心,他们不仅转发寻找耳蜗的文章,有的还表示愿意自己出钱重谢提供线索的人。

  2天后,经多方人员共同寻找,朱女士在丹江口市找到了装有耳蜗的背包,直到现在,耳蜗仍可正常使用。“经历了找寻耳蜗事件,我看到了十堰市民的爱心,十堰是座大爱之城,我也会把这份爱心继续传递,尽己所能去帮助更多人。”朱女士感慨地说。

  无独有偶,10月15日上午,同样听不见这个世界声音的3岁女童妹妹(乳名)在上幼儿园的路上,不慎将一个价值7万余元的人工耳蜗丢失。

  此事经十堰晚报、秦楚网报道后,引发全城寻找人工耳蜗的爱心热潮。10月16日,女童父母等十多人花了6个多小时翻遍近6吨垃圾,终于在市垃圾场管理站找到了丢失的人工耳蜗。在寻找耳蜗的过程中,有十堰市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自发转发帮助,也有爱心人士参与到寻找耳蜗的行列中。

  找到耳蜗后,妹妹的父亲陈先生将耳蜗送往武汉进行了检测,万幸的是经过简单维修,耳蜗还能正常使用。“感谢曾经帮助我寻找耳蜗的好心人,十堰因你而美丽。”陈先生感动道。

  

  雷光炎贴告示寻债主还钱。图/记者 刘成臣

  诚信店老板主动找债主还钱

  开了近30年的超市,因自己身体原因无法继续经营,只好选择转让,可欠着一部分供应商的账没有结清,怎么办?十堰这位老板的做法,为我们树立了诚信的标杆。“我不想在临走时,让别人说我不诚信。”55岁的雷光炎在转让顾家岗超市前,在门口贴出公告,请有本店欠账的朋友、客户和供应商尽快前来结账,他先还钱再转店的做法,向我们诠释了诚信的真谛。

  55岁的雷光炎是随州广水市人。1983年,雷光炎来到十堰投奔在东风公司上班的舅舅,先后在顾家岗附近修过表、配过钥匙,还摆过小地摊。

  1992年7月20日,他在顾家岗租下了大约120平方米的房子,开了这家“岗楼超市”。随着年龄增长,雷光炎患上了糖尿病、高血压、颈动脑硬化等疾病,在今年4月份,他因为突发脑梗死还在医院住过院。

  5月25日,出院后的雷光炎决定将超市进行转让。因没有不少供应商的联系方式,他在门口贴出转让通知的同时,还贴出公告,上面写着:“由于本人身体原因,岗楼副食百货超市决定近期退出市场,因部分欠账(本店欠大家的货款)无法一一亲自上门去结算,请有本店欠账的朋友、客户和供应商在6月15日前尽快来本店结算,以免影响了大家的生意!”

  “从打算开始转让的那一天起,我就给供应商们打电话,让他们尽快来结算。”雷光炎说,“我不能赖账,只要他们找到我了,我就认。不管有没有欠条,只要能说清楚,都可以。”

  经过一个多月的耐心守候,雷光炎把账还清后,才将店转出去,之后回到广水老家养病。

  “做了一辈子生意,说话得算数!”雷光炎说,“这一辈子,我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

  雷光炎贴告示还钱的事情,经十堰晚报微信和报纸刊发后,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在关心他身体,希望他早日康复外,都对他的诚信经营行为点赞。网友们说,这是一个讲诚信的好老板,现在有些人欠钱赖账不还,还有的欠钱跑路,他的事迹给那些不讲诚信的人上了生动的一课。

  

  朱习春和李先舟守护着患病男子,直到急救车赶到。图/记者 罗伟 通讯员 白辉

  男子突发疾病 路人主动施救

  5月12日傍晚,一男子行经北京中路时突然晕倒,路过的公交车驾驶员朱习春和市民李先舟伸出援手。最终,男子转危为安。

  朱习春是市城市公交集团28路公交车驾驶员。当日下午6时40分,他驾驶公交车由重庆路开往东风公司41厂方向。行至北京中路时,他听到路边有人呼救,说是一名路人晕倒了。朱习春立即下车查看情况,只见一名男子倒在路边,意识模糊,他立即对男子进行简单处理,并拦车寻找医务人员。与此同时,一位市民帮助拨打了120求助。随后,一名女乘客主动下车帮助救人。

  这名女子名叫李先舟,28岁,是太和医院消化内科的一名护士。当时这名男子满脸血迹,口中还在吐泡沫状的分泌物,双上肢是僵直的,双手握成拳头。李先舟凭借工作经验,判断这名男子是癫痫发作。

  随后,朱习春找来筷子,放到男子嘴里,防止他咬伤自己。在朱习春的帮助下,李先舟帮男子打开了气道,将他的头部偏向一侧,避免引发窒息。

  “我检查他的头部,发现后脑勺在出血,于是用手压迫止血。公交司机还从车上找来软垫,垫在了他的头部下方。”李先舟说,在气道打开后,大约过了5分钟,男子慢慢恢复了意识,能简单说话。后120急救车赶到,他们协助将男子抬上急救车。经过医院治疗,男子无大碍。

  朱习春、李先舟义救发病路人的事经十堰晚报、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5月15日,本报联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决定授予朱习春、李先舟天天正能量特别奖,奖金1万元。

  “你们为他人着急的样子,就是人间最暖的那道光。希望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别人生命里的守护神。”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工作人员请本报向朱习春、李先舟表达敬意,愿这份善举远播,温暖更多人心。

  

  房县女子彭国菊19年后找到恩人,恩人参加她的二女儿婚礼。图/记者 张启国

  房县一家人 19年后找恩人

  彭国菊是房县城关镇居民,20年前,在山西务工时,丈夫突然发烧,后经诊断是病毒性脑膜炎。于是,她决定带丈夫回家乡治疗。

  2001年农历正月廿八上午,房县人彭国菊带着病危的丈夫从山西回到十堰,刚下车,丈夫就去世了。在三堰中心客运站后门,彭国菊将丈夫遗体放在地上,抱着小儿子跪在地上,二女儿站在旁边,一家三口哭成一团。

  就在这时,一群好心人相继出现。有人安慰她好好活着,有人往她手里塞钱。短短半个小时,一群陌生人为彭国菊一家捐了2000多元钱。就这样,彭国菊为丈夫办了丧事。

  当年事发仓促,这些帮助自己的好心人,彭国菊连名字都不知晓,但这份恩情,她一直记在心底。2020年1月,彭国菊的二女儿准备举办婚礼,她和一家人商量之后决定,通过媒体寻找当年的好心人,并当面向他们说一声“谢谢”。

  2020年1月9日,十堰晚报、秦楚网相继刊发彭国菊寻找恩人的报道,1月10日,人民日报微信两次报道此事。彭国菊一家寻找恩人的举动引发无数网友关注,很多当年在事发客运站附近工作并见证事件发生的市民开始提供线索。在之后短短几天时间里,成功找到了5位当年向彭国菊一家伸出过援手的好心人,他们分别是张静、李峰山、徐平、徐世海、郑唐明。

  2020年1月20日中午,在彭国菊二女儿婚礼现场,出现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他就是当年向彭国菊一家伸出过援手的热心人郑唐明。另外4位好心人通过本报记者,向彭国菊一家送去祝福。

  日前,记者再次联系上彭国菊时,她再次表达自己的感谢。虽然如今跟着女儿一起到了上海,但她始终没有忘记当年那些陌生人的帮助。已经取得联系的5位好心人的联系电话,如今都保存在她的手机里,为了防止联系方式丢失,她还将这些电话号码写在一张纸上。(十堰晚报记者 张贞林 何利 王琪)

[责任编辑:宋梦]
关键词:感动;车城

主管:十堰市委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主办:十堰市委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协办:秦楚网

十堰文明网编辑部 投稿邮箱:sywmw8499110@163.com

QQ群:257551463  十堰好人线索推荐邮箱:sy_haore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