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da(1).gif
十堰文明网首页 > 文明要闻 今天是:
 
产业兴 环境美 竹溪县向坝村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发表时间:2021-01-13 来源: 十堰文明网  

  走进竹溪县向坝乡向坝村,宽广秀丽的民歌文化广场映入眼帘,宽阔的沥青路面平整干净,一排排彩色的文化墙绘缤纷亮眼;一栋栋别具一格的村民庭院整洁有序……近年来,乡党委通过规划特色产业发展、改善人居环境、加强精神文明创建等举措,让该村的面貌焕然一新。

   产业扶贫 促进集体经济新提升

  

  “今年是我们合作社开始种植高山蔬菜的第一年,产量和销量都很可观,接下来我们还会扩大种植规模,创新种植方法,不断发展壮大我们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负责人何叶祥介绍道。位于向坝村一组的祥华种植专业合作社是该村实行产业振兴的党员双带示范基地,其合作社的成立辐射带动了周边300多户贫困户实现就业增收。

  “原来村里想干个啥事情都没钱,村干部说话也不硬气,现在好了,村里有了村集体经济,干啥事都有了底气!”村支部书记王鹏凯说。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该村探索出以盘活扶贫互助资金,大力发展以烤烟、药材、核桃、养殖业为主的特色农业发展道路。成立多家以烤烟、特色种养殖、白酒加工等为主要经营业务的专业合作社,通过入股、合作、务工等形式,带动贫困对象实现就近就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被称为“烤烟专业村”、“党建示范村”让村民切切实实感受到由“村民”变“股东”,由“脱贫”到“致富”的转变,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实现了村民共享集体经济成果的目标。

  生态改善 建设宜居美丽新家园

  

  清晨,天气微凉,向坝村南岸新区的民歌文化广场、河堤长廊上,已陆续出现了不少晨运的人。

  村支部书记说道:“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经过这些年搭上精准扶贫的“快车道”大力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现在该村面貌焕然一新,“党群服务中心—集镇街—河道—民歌文化广场”串联起的“环城”路线,将红色教育、休闲健身、便民服务、乡村振兴等汇聚一体,公共文化设施日益完善,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指数。

  在该村多年做生意的袁修海,对村里的变化也深有感触,“之前门前这条路,一到下雨全是泥泞,一到天晴全是灰尘,我店里的桌子一天要擦好几次。现在这条路,整治以后,环境改善了,出行也方便了,特别是一到晚上,人多了,很热闹,店里边的生意也好了很多。党支部还在这里修建了便民台阶,去河边散步也方便多了,真的是很感谢党为我们老百姓做的这些实事。”

  据了解,人居环境整治是向坝村开展集镇管理全面整治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该村从村容村貌、“厕所革命”、垃圾分类等多方发力,不仅补齐了各类设施短板,还美化了村里的道路、新建了安幼养老中心、修建了沿河河堤,修缮了房屋、亭台等,房前屋后、院落围墙、村头空地等纷纷升级为悦人眼目的“微景观”。

  文化传承 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

  振兴乡村要留得住乡韵、记得住乡愁,保留优秀文化形态、保存文化基因、珍惜文化资源、守护文化根基。向坝村大力发扬民歌文化,加大民歌传承与保护力度,兴建了1500平方米村级文化广场,建“献歌台”,在铁索桥、风雨亭等处建“对歌桥”和“对歌亭”,打造民歌展示区。使向坝民歌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互为融合,助推文化小康落地生根。

  如今的向坝村,还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完善了村文化活动中心,组建广场舞蹈队、民歌艺术团,村民的文化生活变得丰富多样。

  “以前干完活大家就打打牌,也没什么活动,现在我们村歌唱队有了、舞蹈队有了,过年过节还会开展大型的联欢晚会,我平时可以去安幼养老中心聊聊天,我孙女能去村委参加活动,当当志愿者,作为一名村民,我为我们乡日新月异的大变化感到自豪。”村民王家香一边说着脸上还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全面振兴 坚持党建引领新作为

  

  “乡村振兴,‘振兴’基层组织是关键,我们把建强支部战斗堡垒作为基层党建的重要工作来抓,统筹推进‘堡垒指数’考评、‘十星级党员创建’、党支部规范化达标等工作,推行村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责任清单,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治理能力。”村里的副主任谌祖成说。

  为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更好的服务群众,化解该村的矛盾纠纷及疑难问题,村里通过改扩建的方式,升级了“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了开放式、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安排党员干部值班服务,随时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各类事务处理等服务,确保群众“找得到人、办得成事”。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和基层社会治理的引领作用。

  “以前想找人办点事儿,都搞不清什么事该找哪个人,现在好了,啥子“老大难”的事儿,都可以在这里‘一次性’得到解决了”。提起乡村振兴,村民们你一言我一句,纷纷为向坝村党支部点赞。

  如今的向坝村党建引领抓扶贫,干群一心推振兴,产业增收顺民意,设施建设惠民生。切实补好扶贫开发的“短板”,实现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互促共赢,真正的实现无缝对接,不仅要让群众的腰包鼓起来,还要让群众的生活甜起来、脑袋富起来,一幅幅党建富民、振兴强村的美丽画卷,在荆楚大地徐徐展开。(马和香)

[责任编辑:宋梦]
关键词:民歌;文化;党建

主管:十堰市委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主办:十堰市委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协办:秦楚网

十堰文明网编辑部 投稿邮箱:sywmw8499110@163.com

QQ群:257551463  十堰好人线索推荐邮箱:sy_haore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