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da(1).gif
十堰文明网首页 > 文明要闻 今天是:
 
生态之韵·擘画绿色发展新蓝图
发表时间:2021-01-05 来源: 十堰文明网  

  

  图为市民在风景如画的神定河畔休闲健身。

  十堰的冬天,已能与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媲美。集各地林木花草、引众多候鸟栖居,万千绿色,春流滚滚……

  2020年,十堰城区环境空气优良天数达340余天,森林覆盖率达66.7%,地表水断面达标率100%。

  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目前中西部地级市唯一“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成为十堰引以为豪的“金字招牌”。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十堰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密不可分。“十三五”以来,市委市政府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抢抓机遇、主动作为,紧盯环境问题施策发力,实行最严格的环保责任制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画卷徐徐展开……

  千里汉江,从秦岭南麓崇山峻岭中萦绕迂回,缓缓流淌到武当山下,涵蓄出一库清水,全国瞩目。

  丹江口水库,首批“中国好水”水源地,其水质常年稳定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Ⅱ类及以上标准。109项水质监测指标中,已有106项达到国家Ⅰ类水质标准。

  “中国好水”名副其实,也来之不易。

  神定河、泗河、犟河、官山河、剑河曾污染严重,一度成了汇入丹江口水库的五条劣Ⅴ类河流。虽然从数据上看,“五河”年入库总量不到丹江口水库蓄水量的1%,但为“一库净水永续北送”,十堰付出了100%努力。

  多年来,我市累计筹措资金30多亿元,大力实施截污、控污、清污、减污、治污、管污六大工程。同时,引入第三方治水公司,引进27种先进主流污水处理工艺,十堰成了名副其实的“污水处理技术博物馆”。

  决心治水,就必须打攻坚战、啃硬骨头。“一河一长”牵头治理,十堰全面建立起市、县、乡、村四级河长体系,明确各级河长2811名。由市领导担任的市级河长带头,各级河长撸起袖子、奔赴一线开展清河行动,向化工污染、入河排污口、岸线保护等问题“亮剑”,形成了齐抓共管、全民共治的治水新局面。

  护卫绿水青山,十堰在全省率先成立以市委书记任第一主任、市长任主任的环境保护委员会,明确县(市、区)党委政府及40余个部门环保责任清单,实施环保“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第三方考核。

  经过治理,“五河”水质全部消劣。“犟河水清了,岸边树多了,还建有亭子、绿道、广场,每天清晨和傍晚都有人沿着河道散步。”市民对“五河”治理成效如是评价。

  “确保一库净水永续北送,绝不仅仅是把水变清那么简单。”市委市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毅然叫停培育20多年的黄姜支柱产业,关停并转高污染高耗能企业,拒批有环境风险的重大项目,强力推进十年禁捕。

  前不久,在十堰大道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有关负责人指着一大片绿意盎然的山体对记者说:“看,那是我们采用客土喷播方式修复的裸露山体,绿植已一人多高了!”

  保得好清水,还要涵养好山水。我市五年来累计完成裸露山体治理274处136.55万平方米;年均人工造林规模持续保持在30万亩以上;天然林每年涵养的水源相当于30多座1000万立方米的中型水库。

  同时,持续保持大气治理高压态势,关停东风热电厂和十堰阳森热电厂,达到超低排放水平的京能热电联产项目建成投运;稳步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完成1183个农用地土壤点位样品和418个农产品点位样品检测,全面启动83家重点行业企业用地污染状况调查;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市1641个村“污水靠蒸发”的场景一去不复返。

  保护环境,并不意味着停止发展,而是要用良好生态环境保证可持续发展。近几年来,一大批以水资源利用、生物科技、新能源汽车为主的生态产业集群迅速发展壮大,绿色发展成为十堰发展主基调。

  让碧水蓝天一色,让净水永续北送。人们欣喜地看到,污染在逐步消除,生态在不断修复,绿色已成为十堰最亮丽的底色。(记者 王立杰 余杰 全正 特约记者叶相成)

[责任编辑:宋梦]
关键词:十堰;污染;水库

主管:十堰市委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主办:十堰市委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协办:秦楚网

十堰文明网编辑部 投稿邮箱:sywmw8499110@163.com

QQ群:257551463  十堰好人线索推荐邮箱:sy_haore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