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副本.gif
十堰文明网首页 > 文化之光 今天是:
 
舞龙闹春祈丰年
发表时间:2024-03-11 来源: 十堰文明网  

草把龙时而盘旋,时而昂首,时而翻滚,引得围观群众连连喝彩。

  “我年纪大了,这20多斤的龙头以后要交给你来舞了……”3月7日,在张湾区柏林镇综合文化站,66岁的官守华语重心长地跟儿子官欣说道。

  官守华是省级非遗“草把龙灯”的代表性传承人。当日,他欣喜地向记者展示亲手制作的一个漂亮龙头。高兴之余,他索性戴上草帽,举起龙头现场舞了一段。虽然气温不高,但几分钟之后,他的脸上已挂满了汗珠。

官守华仔细检查新做的龙头,不允许出现一点瑕疵。

  草把龙灯,又称草把龙、草把灯,是流传在张湾区柏林镇、黄龙镇、花果街道一带的民间传统舞蹈。2011年,张湾区进行项目资源普查时,柏林村6组87岁的陈莲启老人讲,从他记事起,就看到他的爷爷及郭安城、郭富长等老人们玩草把龙灯,从这一点推算,柏林镇草把龙灯的习俗在清代就已经存在了。2013年,草把龙灯被列入第四批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柔软的稻草在官守华手中幻化成为象征平安顺遂的草把龙。

  草把龙灯是用稻草、竹篾、木头和绳等材料扎制而成。先选取品相合适的稻草,整理好后扎成水桶粗的圆捆,割掉两头杂乱的部分,中间部分用稻草绳一遍遍捆结实,这就是草龙的身体——“龙节”。选取结实的木棍,用木锯截成统一大小的“齐眉棍”,插进“龙节”中腰固定,就成了“龙爪”──舞龙的把手。

  龙头最重要,制作也最为复杂,不仅因为造型独特花费功夫,还要同步制作出龙角、双眼、龙须等一系列的装饰物品。“3个专业人员齐心协力,要花费3个月才能做出一条完整的龙。”官守华说,“其中龙头就要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舞草龙前,官守华将代表领队人的特殊草帽戴上。

  按照平年12龙节、闰年13龙节的标准,将扎好的龙头、龙节、龙尾用草绳连接,就形成了一条完整精致、富有神韵的草把龙灯。草把龙灯全长20余米、高1.6米,配有龙珠1个、高1.7米,寓意游龙戏珠。

官守华用稻草、竹篾扎制草把龙身体。

  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前后,草把龙灯会在各集镇、村落进行表演,是当地群众信仰崇拜龙神的一种仪式,如今已演变为一种民俗文娱活动,沉淀出独特厚重的文化韵味。

  舞龙前,龙的全身要插上香火,使整条龙看起来火光闪闪、缤纷绚丽。舞龙时,朴实无华的草龙在艺人的手中仿佛拥有了生命力,游龙上场、圆盘卧龙、起伏摆尾、翻身抬头……各式动作稳健大方,收放自如,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队伍中有一人挎一篮子香,随龙走,待香烧完了就换上。草把龙灯行走到各家各户门前时,主人会对龙头三叩三拜,并把点燃的香插在龙头龙尾上,为龙添香敬香,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消灾除疫、家人平安。表演时还有锣鼓、喇叭伴奏,加上众人的喝彩鼓掌,场面十分热闹。表演过后,香雾萦绕村庄,香气缥缈,人人身心舒畅。

66岁的官守华(右)将代表领队人的龙珠郑重地交到儿子官欣手中。

  “传统文化需要普及,更需要传承。”为把草把龙灯文化传承下去,官守华先后教授了100余人关于草把龙灯的制作及表演技艺。如今,草把龙灯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爱,柏林镇也组建了一支100余人的草把龙灯表演团队。2016年2月,在官守华的劝说下,儿子官欣放弃在外地的工作岗位,回到家乡柏林镇,跟着他一起收集民间老物件,学习草把龙灯技艺。父子俩每年都会带队深入周边乡镇村组表演,已累计演出草把龙灯200余次,深受群众喜爱。

  历史长河悠悠,文化传承不竭。民间艺人的匠心巧手,草把龙灯的飞腾旋转,让人感叹中华文化的广博与厚重,感动于“龙的传人”的坚守与传承。

  非遗档案

  草把龙灯

  草把龙灯是流传在十堰市张湾区柏林镇、黄龙镇、花果街道等地区的一种传统舞蹈,与星火、祭龙民俗有关,是崇龙图腾文化的心理反映,蕴含着丰富的汉水文化,传承着十堰人质朴火热的民风习俗。因其显著的民俗特征、特有的民间造型,兼有民舞和民乐的艺术性,具有较高的民俗价值和传承价值,2013年入选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文、图/十堰日报记者 吴楠 兰璐 全正 刘仲黎)

[责任编辑:方元]
关键词:草把龙

主管:中共十堰市委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主办:中共十堰市委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协办:秦楚网

十堰文明网编辑部 投稿邮箱:hbsywmwyx@163.com

QQ群:257551463  十堰好人线索推荐邮箱:sy_haore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