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da(1).gif
十堰文明网首页 > 文明评论 今天是:
 
6岁幼女捐献器官是对雷锋精神的生动传承
发表时间:2021-03-05 来源: 十堰文明网  
  “宝宝,你变成天使后,把眼睛给别人好不好?”,“为什么?”“你当天使了就不需要用眼睛了,把眼睛给了别人,他们就能看见自己的妈妈了。”“那好!”这是一位母亲与年仅6岁的女儿的对话。简单而温暖的语言背后,我们能够体会到母亲的痛苦,这样的情境下能够想到捐献帮助别人,伟大而令人动容。3月3日,福建福州6岁女孩林诺恩因弥漫内生性桥脑胶质瘤病逝。当天下午,小诺恩捐出了1个肝脏、1对眼角膜、2个肾脏,以及患病的瘤体组织,为3个人带去生的希望,为2个人带来光明。
  今天是第58个全国学雷锋纪念日,也是第22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这个母亲与女儿的高尚行为,是对雷锋精神最好的诠释。而把志愿者服务日定在学雷锋纪念日,足见志愿者服务对雷锋精神的传承和践行。日前,中宣部命名表彰了第六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岗位学雷锋标兵,涉及各个领域,各个行业。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到防汛救灾前线,广大志愿者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实,学雷锋在日常的点点滴滴中,每一个甘愿付出奉献,每一个对他人困难施以援手的,都是“活雷锋”。
  雷锋精神中蕴涵的友爱与互助因子,能够在特定场合释放出崇德尚义、向上向善的强大力量。马克思说过,“人类生存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正是通过为他人的服务,才真正体现自身的价值。”植物界也有一个“共生效应”,讲的是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在空旷之地时,往往矮小,生长也非常缓慢,但把它移植到茂密的森林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植物往往会长得很快。学雷锋其实就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一般来讲,雷锋精神呈现在公众“价值DNA”链条上的“爱善基因”不是突然产生的,而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期许、价值内核一脉相承,只是通过志愿者服务形式,更具生命力,更具多样性。在当代践行雷锋精神,需要人们在不断帮助他人中提升自我评价,通过实践领悟雷锋精神的真正含义,让学雷锋成为一种日常习惯。
  在家庭的长期熏染和母亲的引导下,6岁女孩林诺恩在弥留之际愿意捐献自己的器官帮助别人,为3个人带去生的希望,为2个人带来光明,这就是对雷锋精神的一种代际传承。事实上,社会上很多人在弥留之际愿意捐献遗体和器官,本身就是一种助人为乐、就是一种见义勇为,就是一种牺牲奉献,就是对雷锋精神的发扬光大。只要我们心中有爱,眼里有光,手下有情,将学雷锋当成一种行为习惯,“雷锋”便无处不在。
  正如《雷锋日记》所言:“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从举手之劳帮助别人,到助人为乐形成习惯,到奉献自己的所有以帮助他人、温暖社会,雷锋精神爱与友善的光芒必将穿越时空,让社会更美好。(汉江师范学院 陆道一) 
[责任编辑:宋梦]
关键词:志愿者;雷锋精神;学雷

主管:十堰市委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主办:十堰市委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协办:秦楚网

十堰文明网编辑部 投稿邮箱:sywmw8499110@163.com

QQ群:257551463  十堰好人线索推荐邮箱:sy_haore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