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副本.gif
十堰文明网首页 > 垃圾分类 今天是:
 
垃圾分类进乡村 扮靓环境促文明
发表时间:2023-12-21 来源: 十堰文明网  

  12月21日,竹山县竹坪乡安河口村两名妇女将已分好类的垃圾,分类投放到对应的垃圾桶里。笔者在该村河沙坪居民区看到,公路干干净净,房前屋后整洁靓丽,河道干净,河水清澈,周边环境看不到一点白色垃圾,这是该乡推行垃圾分类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

  村民刘中德说:“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自从开展垃圾分类以来,不仅改变了过去垃圾随处丢的坏习惯,而且自觉地整理环境卫生,扮靓了人居环境,培养了好品性,促进了乡风文明。”

  垃圾分类是一件“知易行难”的小事,但却关系到打造靓丽乡村、改善人居环境、养成文明习惯的大事。

  为实现垃圾分类进乡村走深走实,促进良好风气形成,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激发村民共同缔造幸福美好生活的积极性,提高村民的幸福感,竹山县竹坪乡抢抓省级边远乡镇垃圾分类治理试点机遇,系统谋划安河口村垃圾分类试点创建工作,从“点”到“面”,由浅入深,为全乡整体推进垃圾分类、“靓化”人居环境提供样板。

  建章立制,明确责任。该乡立足安河口村情实际,成立垃圾分类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垃圾分类试点调研走访机制,先后多次调研走访,听民声、会民意,组织召开垃圾分类试点专题会议10余次,形成“领导抓部署、村民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将该村25名公岗人员纳入垃圾分类责任网格中来。出台《竹坪乡2023年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竹坪乡积分制管理办法》等工作制度,明晰工作要点、时限,压实工作责任。创造性地将垃圾分类积分制融入网格管理中,由网格员细化群众积分管理,降低积分工作收集、处理、核对难度,开创“土特产+垃圾分类”奖励模式,对垃圾分类落实比较好的家庭和个人,通过奖励食用菌、拐枣等土特产的方法,保证了垃圾分类奖惩制度的兑现落实,巩固了垃圾分类成果。

  配齐设施。该乡结合乡村振兴六件事,积极把垃圾分类试点工作融入项目建设中,争取垃圾分类基础设施项目支持。根据人员结构、安置点分布、居民垃圾分类习惯等,配齐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合理规划并建立垃圾处理站1座,月处理垃圾约12.8吨,完善了安河口村垃圾收集、运输、填埋、处理等链条化运行机制,解决了农村垃圾系统化处置的难题。积极推行“四分法”,购置不同颜色的四类垃圾投放容器,明确加以区分,有害垃圾采取特别标注。安河口村已购买多功能道路清扫车1台,垃圾分类箱15套、各种型号垃圾存储容器100余套,垃圾清扫工具300余套,开辟垃圾投放定点11个,四类垃圾分类亭8处,常态化出动垃圾清运转运车约10台次/月,为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保障。

  宣督并举。提出“五个结合”工作法,将垃圾分类宣传、督导工作落实落细。集中宣讲和对点宣传相结合,乡村两级组织召开群众会、院落会集中宣传,入户走访对点宣传。召开群众会、院落会30余场,入户走访2100人次,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册(页)3200余份,逐组督导33次。理论宣讲和分类操作相结合,宣讲垃圾分类时,辅以实际操作,让群众切实感受垃圾分类“怎么分”“如何分”,组织开展有奖问答活动,提升宣传效果。群众参与和星级评比相结合,组织群众拍摄垃圾分类小视频,让群众主动参与到垃圾分类宣传中来,提高群众宣传参与率,并将垃圾分类纳入十星级文明户评比指标中。垃圾分类和皮影宣传相结合,独创“皮影+垃圾分类”宣传方式,创作皮影戏《村老汉改陋习》,为竹坪乡本地垃圾分类打造出特色宣传模式,保证了宣传的新颖性。对点督导和网格管理相结合,将垃圾分类督导责任下沉至网格,实行各户垃圾分类“门前三包”办法,由网格员点对点进行督导,助力群众把垃圾分类变成自觉行动。

  垃圾分类惠民生,扮靓环境促文明。该乡持之以恒压实责任、精益求精优化方法、一丝不苟落实措施,围绕垃圾处置设施建设、群众长效化宣讲宣传等工作重点,把垃圾分类同文化旅游、乡村振兴结合起来,群策群力开展环境治理,全力打造垃圾分类试点靓丽名片,让垃圾分类小事成为映射精神文明大事的窗口。

  当前,该乡正在以垃圾分类进乡村为突破口,干群同心,奋力谱写乡村振兴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新篇章。(张云朝 高景威 刘奎)

 

[责任编辑:方元]
关键词:垃圾分类

主管:中共十堰市委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主办:中共十堰市委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协办:秦楚网

十堰文明网编辑部 投稿邮箱:hbsywmwyx@163.com

QQ群:257551463  十堰好人线索推荐邮箱:sy_haoren@163.com